【柳州日报】匠心筑梦向新行 跃上葱茏再攀峰 ——写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之际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4-06-28 11:15    |  作者: 杨琳 罗世华 周仟仟 谢耘

柳州日报2024-06-27 03版

柳职3D打印技术中心揭牌。

校企联合共建的7个科研平台揭牌。

学校先进完备的实训教学场地。

2023年12月中旬,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海外售后技术服务培训在柳职开展。

学生通过真实产品加工场景,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柳职汽车电商直播营销实践基地。


柳州,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

在柳州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之际,一所为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师生备受鼓舞,柳州人民为之振奋!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1998年,在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等8所学校基础上整合成立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教育部公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名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名列其中,成为柳州唯一一所入选院校。

2024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这不仅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更是对柳州乃至广西职业教育体系的一次升级,有助于培养更多掌握复杂工艺操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需要。

衔使命而生,答时代之问。昨日的积淀恰为今日厚积薄发之源泉。乘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前方广阔无垠。

1 党建引领呈现新作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这盘大棋局中,党的建设提纲挈领。

一直以来,该校践行着“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决策部署,坚持党建与教育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品牌创建、乡村振兴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有力促进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一融双高”。

该校创新融合式“党建+”模式,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实施“领航·铸魂·固本”党建工作计划,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支部建设进车间,持续开展“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双带头人”书记配备实现全覆盖。目前,学校有党总支部12个、党支部40个。

同时,持续抓好党建品牌培育创建工作,构建校、自治区、国家三级党建“双创”体系,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入选全国新时代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1个、自治区新时代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单位2个(1个已通过验收)、样板支部培育单位3个(1个已通过验收)。案例《深化党建进学生公寓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获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精品案例50强。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在此充分发挥。

通过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培训、消费帮扶等四大行动为驻村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旅游项目开发、村屯改造,帮助农民增收等。去年,该校共为驻村村民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00多人次;学校全面深入开展的消费帮扶直接或间接带动1000余人持续增收。学校组织部荣获“全区2021-2022年度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先进后盾单位”荣誉称号,驻村第一书记覃正海荣获柳州市第三届“最美工作队员”称号;王金生老师获凌云职校优秀教师称号、获推荐为教育“组团式”帮扶典型人物、获柳州市优秀支教轮岗教师称号。

此外,学校入选广西新一轮“双高计划”A档学校,新增66项国家级、136项自治区级标志性成果。代表广西在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上作主题发言,相关工作经验得到教育部肯定。

2 工业基因点燃新引擎

站在一座城市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教育承担了镌刻城市基因的作用,柳职所注入的正是“工业基因”。

今年5月30日上午,新能源汽车数字商贸产教融合基地在该校揭牌成立,这是该校在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上谱写的新发展篇章。

近年来,学校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融入地方产业链、企业技术链。透过数据看实力:

——学校重点建设智能装备技术、敏捷制造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四大专业群,90%以上的专业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

——学校专业结构与柳州产业发展契合度超过92.6%,与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专业比例超过50%,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达到100%。

——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广西唯一),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自治区特等奖4项,各项标志性成果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在“承工业底色、育大国工匠”的鲜明办学特色下,学生近3年在国家级技能大赛累计获奖270多项,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项(广西唯一)。同时培养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柳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旺盛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大国工匠、技能大师等。经“匠心柳职”熏陶的学生,广受社会认可,受用人单位赞誉。该校连续23年获“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被誉为“广西产业工匠摇篮”。

学校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接地气,更要有灵气。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博士楼华山牵头的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科研创新团队,与柳州一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轮毂,通过添加稀土材料改善轮毂性能指标,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

此外,近年来,学校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零部件视觉自动检测、汽车稀土铝合金轮毂开发等232项技术攻关改造,累计专利授权618项,专利转化45项。

学校以“快”的动作把握时机、纵横驰骋,以“慢”的思维涵养精神、谋划长远,在快与慢之间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节奏。

3 全球视野实现新跨越

柳职,不仅是柳州的柳职,也是中国的柳职、世界的柳职。

近年来,学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循着“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嘱托,将视野放眼全球,跑出“职教出海”的“加速度”。

今年5月24日,越南河内机电高等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春意融融。柳职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携手,与越南河内机电高等学院隆重签约,启动了越南国际工匠学院的建设。

越南国际工匠学院只是柳职伴随地方企业“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个缩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学校按照“引入—内化—实施—共享”的思路,形成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训结合,助力企业全球发展的柳职国际化办学模式,伴随柳州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与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地方龙头企业联合构筑国际化发展共同体,培养国际化人才。

目前,该校与柳工印尼公司、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共建的“中国-印尼智能运载装备现代工匠学院”是第一家挂牌的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与柳工共建的“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总部设在柳职院,同步建设国内4个、海外8个分中心,柳工彭智峰、何海峰技能大师“双峰工作室”设在学校,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产教融合典范。

此外,近五年学校累计开展海外人员培训7000多人次,建成16个国际工匠学院,向海外共享标准61个、多语种教材20本(次),覆盖16个国家。招收外籍留学生、海外专员订单班学员600余人,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高质量发展。该校还建成国际网络学院1个、英文版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建成“中国—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国际课程和资源包18门。

近年来,该校产教融合、职教出海等多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做法、成果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赞扬,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介。今年4月1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该校探索职教出海长效机制,产教同行助推“中国智造”闯世界的故事,该校“职教出海”故事在全国大放异彩。

向未来创新,为理想前行。

上一刻的突破,只为下一刻的开始。今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首批将设置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装备智能化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在广西区内招录1000名职业本科新生。到2028年,该校将建成职业本科专业20个。未来,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广西标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广西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媒体聚焦
【柳州日报】匠心筑梦向新行 跃上葱茏再攀峰 ——写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之际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4-06-28 11:15    |  作者: 杨琳 罗世华 周仟仟 谢耘

柳州日报2024-06-27 03版

柳职3D打印技术中心揭牌。

校企联合共建的7个科研平台揭牌。

学校先进完备的实训教学场地。

2023年12月中旬,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海外售后技术服务培训在柳职开展。

学生通过真实产品加工场景,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柳职汽车电商直播营销实践基地。


柳州,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

在柳州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之际,一所为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师生备受鼓舞,柳州人民为之振奋!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1998年,在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等8所学校基础上整合成立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教育部公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名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名列其中,成为柳州唯一一所入选院校。

2024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这不仅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更是对柳州乃至广西职业教育体系的一次升级,有助于培养更多掌握复杂工艺操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需要。

衔使命而生,答时代之问。昨日的积淀恰为今日厚积薄发之源泉。乘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前方广阔无垠。

1 党建引领呈现新作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这盘大棋局中,党的建设提纲挈领。

一直以来,该校践行着“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决策部署,坚持党建与教育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品牌创建、乡村振兴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有力促进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一融双高”。

该校创新融合式“党建+”模式,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实施“领航·铸魂·固本”党建工作计划,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支部建设进车间,持续开展“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双带头人”书记配备实现全覆盖。目前,学校有党总支部12个、党支部40个。

同时,持续抓好党建品牌培育创建工作,构建校、自治区、国家三级党建“双创”体系,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入选全国新时代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1个、自治区新时代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单位2个(1个已通过验收)、样板支部培育单位3个(1个已通过验收)。案例《深化党建进学生公寓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获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精品案例50强。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在此充分发挥。

通过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培训、消费帮扶等四大行动为驻村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旅游项目开发、村屯改造,帮助农民增收等。去年,该校共为驻村村民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00多人次;学校全面深入开展的消费帮扶直接或间接带动1000余人持续增收。学校组织部荣获“全区2021-2022年度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先进后盾单位”荣誉称号,驻村第一书记覃正海荣获柳州市第三届“最美工作队员”称号;王金生老师获凌云职校优秀教师称号、获推荐为教育“组团式”帮扶典型人物、获柳州市优秀支教轮岗教师称号。

此外,学校入选广西新一轮“双高计划”A档学校,新增66项国家级、136项自治区级标志性成果。代表广西在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上作主题发言,相关工作经验得到教育部肯定。

2 工业基因点燃新引擎

站在一座城市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教育承担了镌刻城市基因的作用,柳职所注入的正是“工业基因”。

今年5月30日上午,新能源汽车数字商贸产教融合基地在该校揭牌成立,这是该校在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上谱写的新发展篇章。

近年来,学校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融入地方产业链、企业技术链。透过数据看实力:

——学校重点建设智能装备技术、敏捷制造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四大专业群,90%以上的专业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

——学校专业结构与柳州产业发展契合度超过92.6%,与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专业比例超过50%,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达到100%。

——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广西唯一),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自治区特等奖4项,各项标志性成果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在“承工业底色、育大国工匠”的鲜明办学特色下,学生近3年在国家级技能大赛累计获奖270多项,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项(广西唯一)。同时培养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柳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旺盛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大国工匠、技能大师等。经“匠心柳职”熏陶的学生,广受社会认可,受用人单位赞誉。该校连续23年获“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被誉为“广西产业工匠摇篮”。

学校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接地气,更要有灵气。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博士楼华山牵头的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科研创新团队,与柳州一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轮毂,通过添加稀土材料改善轮毂性能指标,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

此外,近年来,学校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零部件视觉自动检测、汽车稀土铝合金轮毂开发等232项技术攻关改造,累计专利授权618项,专利转化45项。

学校以“快”的动作把握时机、纵横驰骋,以“慢”的思维涵养精神、谋划长远,在快与慢之间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节奏。

3 全球视野实现新跨越

柳职,不仅是柳州的柳职,也是中国的柳职、世界的柳职。

近年来,学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循着“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嘱托,将视野放眼全球,跑出“职教出海”的“加速度”。

今年5月24日,越南河内机电高等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春意融融。柳职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携手,与越南河内机电高等学院隆重签约,启动了越南国际工匠学院的建设。

越南国际工匠学院只是柳职伴随地方企业“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个缩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学校按照“引入—内化—实施—共享”的思路,形成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训结合,助力企业全球发展的柳职国际化办学模式,伴随柳州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与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地方龙头企业联合构筑国际化发展共同体,培养国际化人才。

目前,该校与柳工印尼公司、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共建的“中国-印尼智能运载装备现代工匠学院”是第一家挂牌的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与柳工共建的“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总部设在柳职院,同步建设国内4个、海外8个分中心,柳工彭智峰、何海峰技能大师“双峰工作室”设在学校,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产教融合典范。

此外,近五年学校累计开展海外人员培训7000多人次,建成16个国际工匠学院,向海外共享标准61个、多语种教材20本(次),覆盖16个国家。招收外籍留学生、海外专员订单班学员600余人,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高质量发展。该校还建成国际网络学院1个、英文版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建成“中国—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国际课程和资源包18门。

近年来,该校产教融合、职教出海等多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做法、成果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赞扬,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介。今年4月1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该校探索职教出海长效机制,产教同行助推“中国智造”闯世界的故事,该校“职教出海”故事在全国大放异彩。

向未来创新,为理想前行。

上一刻的突破,只为下一刻的开始。今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首批将设置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装备智能化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在广西区内招录1000名职业本科新生。到2028年,该校将建成职业本科专业20个。未来,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广西标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广西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版权所有 柳州市教育局 桂JS201103-001
桂ICP备05004853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43
Baidu
map